开栏的话:靠谱的前十大配资炒股公司
就业是民生之本、发展之基。近期,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“四稳”(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),稳就业被放在首位,是稳经济、强信心的最重要一环。当前,各地区、各部门及企业正多措并举落实“稳就业”部署,通过扩岗位、强技能、优服务,全力夯实民生保障底线。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强化政策协同,各大企业及互联网平台积极挖掘岗位潜力,为劳动者拓宽就业渠道。从传统制造业到数字经济新业态,稳岗扩岗的合力正在形成。本报开通“政企聚力稳就业”栏目,聚焦一线实践,持续呈现稳就业的生动故事与创新经验。
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。日前,在教育部更新发布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(2025年)》中,增列了29种新专业。其中,人工智能教育、智能视听工程、数字戏剧等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尤为引人注目。与此同时,各大高校校园招聘会上,大模型算法研究员、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等人工智能核心岗位招聘火热,凸显出行业人才需求的新动向。
顺应时代发展趋势,以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,并重点赋能残障人士等多元群体,以科技创新之力为更广泛人群创造职业发展机遇。
打造课堂职场直通车
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,实现千万青年的高质量充分就业,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在这一战略背景下,我国尤其重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。2018年,教育部发布《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》。同年,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35所高校率先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。截至目前,我国已有500余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。
从就业率来看,以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为例,2024届共有毕业生155名,在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,超过50%签约世界500强、头部企业或独角兽企业。从薪酬来看,根据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的《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》数据,在企业招聘薪酬前20名的职业中,人工智能工程师连续两个季度位居榜首。
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千行百业,在催生旺盛人才需求的同时,也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但目前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仍不平衡。一方面,人才缺口持续扩大,根据人社部发布的《新职业——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》,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,国内的供求比例为1:10;另一方面,高质量人才不足,符合产业实际需求的有效供给总量较小。青年学者孙丰伟指出:“大部分高校的算力和数据资源难以满足大模型的教学和研发需求,无论是老师的教学能力还是课程设置都落后于行业一线。”
面对这一现状,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主动开放资源,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接触前沿技术的机会。应届博士毕业生申闻涵于7月正式加入百度。实习期间,他作为百度“秒哒”产品的算法工程师,专注于将大模型技术转化为“懂业务、懂交付”的专业引擎,为用户提供零代码搭建应用的体验。
和申闻涵一样,在实习期间就能深度参与百度重点项目、担当重要岗位的在校生还有很多。据百度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校生是百度十分重视的人才“储备军”。今年3月,百度面向在校大学生开放3000余个暑期实习岗位,其中87%的岗位聚焦人工智能领域,覆盖大模型、机器学习、无人驾驶等前沿方向。值得关注的是,百度今年创新性地推出三大实习专项计划,通过开放真实的大客户人工智能应用场景,并配备充足的算力资源支持,让实习生深度参与核心产品的技术研发,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收获系统的职业发展指导。
“人工智能方向的求职人数明显在增长,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渠道,让年轻人参与到技术创新中,且创造属于自己的成果,打开就业的更多可能性。”上述负责人表示。
助力视障程序员就业无“碍”
郭梅曾是一名煤矿企业的监控员,通过百度(山西)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的系统培训,她掌握了图像分类、语音识别等数据标注技能,完成了从传统行业到新兴职业的转型。这正是百度“技术驱动、人才为本”战略下不断涌现的一个就业转型典型案例。
2024年,百度联合武汉市总工会,面向武汉308万名职工和2.1万个基层工会组织,推出“劳动者第二技能学习平台”。该平台汇聚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,并由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行业专家讲授,确保学习内容的权威性及易懂性。如今,这一平台已拓展至山西、南京、深圳、广州、东莞、安徽等多个省市,让劳动者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掌握实用的人工智能技能,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,开拓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。
百度不仅关注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转型,还为残障群体提供就业支持。“作为国内首个支持无障碍开发的编程工具,‘文心快码无障碍版’可以通过指令、自然语言和快捷键等多种方式,帮助视障程序员快速定位代码行并完成开发任务,自由地搭建程序世界。百度希望通过科技让更多人实现个人价值,创造就业的新空间。”百度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5年培养1000万名AI人才
近日,在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,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,未来5年,百度将加大投入,计划培养1000万名AI人才。这是百度在2020年提出5年内培养500万名AI人才计划的基础上,助力社会稳就业的又一有力举措。
记者了解到,百度将AI人才分为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。在最新公布的1000万名AI人才培养计划中,百度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,构建管理环节互通、教学科研互促、师资队伍互融的“三互式”协同育人模式,赋能500万名AI技术型人才,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;另一方面,基于百度智能云能力,着力培养500万名AI应用型人才,通过行业解决方案与企业深度合作,促进技术的规模化落地。
此外,在AI人才培养方面,百度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赛事体系建设,通过以赛带训、以赛促学,为人才成长提供实战机会。例如,“百度之星”程序设计大赛已连续举办20年,累计30余万人参赛,成为国内编程领域标杆赛事;今年4月,百度启动第三届“文心杯”创业大赛,提供总规模近亿元的技术和资源支持,助力创业者和开发者开发各类AI应用。
文|记者 赵 曦 □ 黄芷凌 ]article_adlist-->旗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